秋日竞技场
近日,意大利媒体曝出c正式退出国足主帅竞聘的消息,这位曾执教广州恒大、熟悉中国足球的意大利名帅,即便主动将年薪要价降至90万欧元,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,转而等待欧洲足坛的机会。这是继乌兹别克斯坦教练卡帕泽之后,又一位热门人选退出,这让本就拖沓的选帅工作彻底陷入僵局。国足帅位,这个曾吸引里皮等世界杯冠军教头的位置,如今已然成了无人敢接的“烫手山芋”。
帅位吸引力的削弱,首先因为战绩低迷与舆论高压的双重麻烦。对于任何一位教练而言,执教国家队的核心诉求无非是“出成绩”与“获认可”,但这两点在国足帅位上几乎成为奢望。近年来,国足在关键赛事中屡战屡败,从12强赛垫底出局,到亚洲杯止步八强,甚至在热身赛中不敌泰国、越南等昔日鱼腩球队。战绩的持续滑坡,让球迷的耐心消耗殆尽,也让教练沦为舆论的众矢之的。
前主帅扬科维奇的遭遇便是最好的例证。他执教期间,不仅要面对输球后的球迷谩骂,还要承受战术保守,用人僵化的批评,最终在舆论压力与成绩不佳的双重作用下黯然下课。对此,卡纳瓦罗早有体会,2019年他曾短暂执教国足征战中国杯,两场失利后便被推上风口浪尖,那种“赢球是运气,输球是原罪”的氛围,足以让任何教练却步。相较于欧洲联赛给教练容错空间的环境,国足帅位更像一个速效考场,没有时间打磨阵容,没有机会培养默契,一旦输球便可能身败名裂。
薪资缩水进一步削弱了帅位的竞争力。中国足协给出的150万欧元年薪上限,放在国际足坛堪称杯水车薪。要知道,即便是欧洲中游联赛的俱乐部主帅,年薪也普遍达到200万欧元以上,而世界杯参赛队的主帅薪资更是动辄千万。卡纳瓦罗主动降薪至90万欧元,看似符合足协的经济适用标准,实则暴露了薪资与预期的严重失衡,他宁愿接受更低薪资等待意甲机会,也不愿接手国足。
最为致命的是,足协此前的贪便宜选帅策略,彻底透支了帅位的信誉。扬科维奇、伊万科维奇等低价教练的接连失败,证明用小钱办大事的想法不过是幻想。这让有实力的教练形成共识,国足帅位的低薪资背后,是超乎寻常的风险成本,既要面对系统性问题带来的成绩压力,又要承担低价低能的舆论标签。与其为了微薄薪资赌上职业生涯口碑,不如在欧洲寻求更稳妥的机会。
如果说舆论与薪资是表面诱因,那么中国足球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问题,才是帅位难产的核心症结。正如《东方体育日报》所指出的,国足兵败12强赛,从来不是单一教练的能力问题,而是管理模式、青训体系、联赛生态长期积弊的总爆发。教练接手的看似是一支国家队,实则是一个烂摊子,青训断层导致可用之才寥寥无几,联赛混乱让球员状态难以保障,管理层的干预让战术难以坚决执行。
其实,里皮的两次离职早已揭示了真相,即便强如世界杯冠军教头,也无法凭一己之力对抗系统性缺陷。卡纳瓦罗曾在中超执教多年,对这方面着切身感受,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青训薄弱的现状,也无力解决管理层的决策摇摆,一旦接手,很可能重蹈里皮的覆辙,最终沦为背锅侠。
如今,九至十一月份的国际比赛窗口日益临近,新帅未定已直接影响热身赛安排。若再拖延,国足将错失与高水平球队交锋的机会,进一步拉大与国际足坛的差距。选帅的困境,本质上不过是中国足球整体竞争力衰退的缩影。
卡纳瓦罗的拒绝,与其说是对国足的否定,不如说是给中国足球提了个醒,国家队的重建从不是找一位救世主教练就能完成的。若不彻底革新青训体系、规范联赛生态、优化管理机制,即便开出更高薪资,也难以吸引真正的人才,即便勉强找到教练,也终究难逃失败的结局。
国足帅位的烫手,烧的不是教练的手,而是中国足球的未来。唯有正视问题、刮骨疗毒,才能让这个曾经的香饽饽重新找回吸引力,让中国足球真正看到希望。